新安吏

 
作者: 唐代   杜甫
客行新安道,喧呼闻点兵。
借问新安吏:县小更无丁?
府帖昨夜下,次选中男行。
中男绝短小,何以守王城?
肥男有母送,瘦男独伶俜。
白水暮东流,青山犹哭声。
莫自使眼枯,收汝泪纵横。
眼枯即见骨,天地终无情。
我军取相州,日夕望其平。
岂意贼难料,归军星散营。
就粮近故垒,练卒依旧京。
掘壕不到水,牧马役亦轻。
况乃王师顺,抚养甚分明。
送行勿泣血,仆射如父兄。

客行新安道,喧呼闻点兵。
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,听到新安吏在按户籍册点兵。

借问新安吏:“县小更无丁?”
问新安吏:“难道因新安县小,壮丁已抽完,才抓这些不成丁的青年?”

“府帖昨夜下,次选中男行。”
新安吏回答“府帖昨夜才下达,并下令说没有壮丁就依次抽未成年男子。”

“中男绝短小,何以守王城?”
又问“抽来的未成年男子实在太小了,如何能守住王城呢?”

肥男有母送,瘦男独伶俜。
健壮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,瘦小的由于父母在战乱中去世,就变得孤苦伶仃了。

白水暮东流,青山犹哭声。
河水日夜向东流,青山还留着哭声呢!

“莫自使眼枯,收汝泪纵横。
“不要让眼泪哭干,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。

眼枯即见骨,天地终无情!
眼泪哭干了会露出头骨,但天地终归是无情的,不能改变这悲痛的安排。

我军取相州,日夕望其平。
我们官军攻取相州,日夜盼望收复其地。

岂意贼难料,归军星散营。
可是贼心难料,致使官军溃败。

就粮近故垒,练卒依旧京。
我们就去原先营垒就食,练兵也依凭着洛阳。

掘壕不到水,牧马役亦轻。
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,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。

况乃王师顺,抚养甚分明。
何况朝廷官军是符合正义的,一切必然顺利,爱护战士一目了然。

送行勿泣血,仆射如父兄。”
送行战士不要哭得那么悲伤,长官会像父兄一样关爱你们。

客行新安道,喧呼闻点兵。
新安:地名,今河南省新安县。

借问新安吏:“县小更无丁?”
更:岂。

“府帖(tiě)昨夜下,次选中男行。”
次:依次。中男:指十八岁以上、二十三岁以下成丁。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。

“中男绝短小,何以守王城?”

肥男有母送,瘦男独伶(líng)(pīng)
伶俜:形容孤独。

白水暮东流,青山犹哭声。

“莫自使眼枯,收汝泪纵横。

眼枯即见骨,天地终无情!

我军取相州,日夕望其平。
相州:即“三男邺城戍”之“邺城”,今河南安阳。

岂意贼难料,归军星散营。

就粮近故垒(lěi),练卒依旧京。
旧京:指东都洛阳。

掘壕(háo)不到水,牧马役亦轻。
不到水:指掘壕很浅。

况乃王师顺,抚养甚分明。

送行勿泣血,仆射如父兄。”
仆射:指郭子仪。如父兄:指极爱士卒。

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(或由匿名网友上传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客行新安道,喧呼闻点兵。
借问新安吏:“县小更无丁?”
“府帖昨夜下,次选中男行。”
“中男绝短小,何以守王城?”
肥男有母送,瘦男独伶俜。
白水暮东流,青山犹哭声。
“莫自使眼枯,收汝泪纵横。
眼枯即见骨,天地终无情!
我军取相州,日夕望其平。
岂意贼难料,归军星散营。
就粮近故垒,练卒依旧京。
掘壕不到水,牧马役亦轻。
况乃王师顺,抚养甚分明。
送行勿泣血,仆射如父兄。”

  “客行新安道,喧呼闻点兵。”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。“客”,杜甫自指。以下一切描写,都是从诗人“喧呼闻点兵”五字中生出。

  借问新安吏:“县小更无丁?”这是杜甫的问话。624年(唐高祖武德七年)定制:男女十六岁为中男,二十一岁为丁。至744年(唐玄宗天宝三年),又改以十八岁为中男,二十二岁为丁。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,中男不该服役。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,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,却撇在一边,跳过一层问:“新安县小,再也没有丁男了吧?”大概他以为这样一问,就可以把新安吏问住了。“府帖昨夜下,次选中男行。”官吏很狡黠,也跳过一层回答说,州府昨夜下的军帖,要挨次往下抽中男出征。官吏敏感得很,他知道杜甫用中男不服兵役的王法难他,所以立即拿出府帖来压人。讲王法已经不能发生作用了,于是杜甫进一步就实际问题和情理发问:“中男又矮又小,怎么能守卫东都洛阳呢?”王城,指洛阳,周代曾把洛邑称作王城。这在杜甫是又逼紧了一步,但接下去却没有答话。也许官吏被问得张口结舌,但更大的可能是官吏不愿跟杜甫啰嗦下去了。这就把官吏对杜甫的厌烦,杜甫对人民的同情,以及诗人那种迂执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。

  “肥男有母送,瘦男独伶俜。白水暮东流,青山犹哭声。”跟官吏已经无话可说了,于是杜甫把目光转向被押送的人群。他怀着沉痛的心情,把这些中男仔细地打量再打量。他发现那些似乎长得壮实一点的男孩子是因为有母亲照料,而且有母亲在送行。中男年幼,当然不可能有妻子。之所以父亲不来,是因为前面说过“县小更无丁”,有父亲在就不用抓孩子了。所以“有母”的言外之意,正是表现了另一番惨景。“瘦男”的“瘦”已叫人目不忍睹,加上“独伶俜”三字,更显得他们无亲无靠。怀着无限的痛苦,但却茫然而无法倾诉,这就是“独伶俜”三字展现给读者的情形。杜甫对着这一群哀号的人流泪站了很久,只觉天已黄昏了,白水在暮色中无语东流,青山好像带着哭声。这里用一个“犹”字便见恍惚。人走以后,哭声仍然在耳,仿佛连青山白水也呜咽不止。似幻觉又似真实,使读者惊心动魄。以上四句是诗人的主观感受。它在前面与官吏的对话和后面对征人的劝慰语之间,在行文与感情的发展上起着过渡作用。

  “莫自使眼枯,收汝泪纵横。眼枯即见骨,天地终无情!”这是杜甫劝慰征人的开头几句话。本来中男已经走了,他的话不能讲给他们听。这里,既像是把先前曾跟中男讲的话补叙在这里,又像是中男走过以后,杜甫觉得太惨了,一个人对着中男走的方向自言自语。那种发痴发呆的神情,更显出他茫然的心理。抒发悲愤一般总是要把感情往外放,可是此处却似乎在进行收束。“使眼枯”、“泪纵横”本来可以再作淋漓尽致的刻画,但杜甫却加上了“莫”和“收”。“不要哭得使眼睛发枯,收起奔涌的热泪吧。”然后再用“天地终无情”来加以堵塞。“莫”、“收”在前,“终无情”在后一笔煞住,好像要人把眼泪全部吞进肚里。这就收到了“抽刀断水水更流”的艺术效果。这种悲愤也就显得更深、更难控制,“天地”也就显得更加“无情”。

  杜甫写到“天地终无情”,已经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,然而这一场战争的性质不同于写《兵车行》的时候。当此国家存亡迫在眉睫之时,诗人从维护祖国的统一角度考虑,在控诉“天地终无情”之后,又说了一些宽慰的话。相州之败,本来罪在朝廷和唐肃宗,杜甫却说敌情难以预料,用这样含混的话掩盖失败的根源,目的是要给朝廷留点面子。本来是败兵,却说是“归军”,也是为了不致过分叫人丧气。“况乃王师顺,抚养甚分明。”唐军讨伐安史叛军,可以说名正言顺,但实际上又谈不上爱护士卒、抚养分明。另外,所谓战壕挖得浅,牧马劳役很轻,郭子仪对待士卒亲如父兄等等,也都是些安慰之词。杜甫讲这些话,都是对强征入伍的中男进行安慰。诗在揭露的同时,又对朝廷有所回护,杜甫这样说,用心良苦。实际上,人民蒙受的惨痛,国家面临的灾难,都深深地刺激着他沉重而痛苦的心灵。

  一方面,当时安史叛军烧杀掳掠,对中原地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破坏是空前的。

  另一方面,唐朝统治者在平时剥削、压迫人民,在国难当头的时候,却又昏庸无能,把战争造成的灾难全部推向人民,要捐要人,根本不顾人民死活。这两种矛盾,在当时社会现实中尖锐地存在着,然而前者毕竟居于主要地位。可以说,在平叛这一点上,人民和唐王朝多少有一致的地方。因此,杜甫的“三吏”、“三别”既揭露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,又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争,甚至对应征者加以劝慰和鼓励,读者也就不难理解了。因为当时的人民虽然怨恨唐王朝,但终究咬紧牙关,含着眼泪,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。“白水暮东流,青山犹哭声”表达了作者对应征的“中男”的无限同情之心。

()
(háng)
(xīn)
(ān)
(dào)
(xuān)
()
(wén)
(diǎn)
(bīng)
(jiè)
(wèn)
(xīn)
(ān)
()
(xiàn)
(xiǎo)
(gèng)
()
(dīng)
()
(tiē)
(zuó)
()
(xià)
()
(xuǎn)
(zhōng)
(nán)
(háng)
(zhōng)
(nán)
(jué)
(duǎn)
(xiǎo)
()
()
(shǒu)
(wáng)
(chéng)
(féi)
(nán)
(yǒu)
()
(sòng)
(shòu)
(nán)
()
(líng)
(pīng)
(bái)
(shuǐ)
()
(dōng)
(liú)
(qīng)
(shān)
(yóu)
()
(shēng)
()
()
使(shǐ)
(yǎn)
()
(shōu)
()
(lèi)
(zòng)
(héng)
(yǎn)
()
()
(jiàn)
()
(tiān)
()
(zhōng)
()
(qíng)
()
(jun1)
()
(xiàng)
(zhōu)
()
()
(wàng)
()
(píng)
()
()
(zéi)
(nán)
(liào)
(guī)
(jun1)
(xīng)
(sàn)
(yíng)
(jiù)
(liáng)
(jìn)
()
(lěi)
(liàn)
()
()
(jiù)
(jīng)
(jué)
(háo)
()
(dào)
(shuǐ)
()
()
()
()
(qīng)
(kuàng)
(nǎi)
(wáng)
(shī)
(shùn)
()
(yǎng)
(shèn)
(fèn)
(míng)
(sòng)
(háng)
()
()
(xuè)
()
(shè)
()
()
(xiōng)

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
新安吏翻译

暂无翻译!

《新安吏》赏析

暂无赏析!

《新安吏》作者

杜甫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祖籍河南巩县。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。青年时期,他曾游历过今江苏、浙江、河北、山东一带,并两次会见李白,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。唐玄宗天宝五年(746),杜甫来到长安,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,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,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。从此进取无门,生活贫困。直到天宝十四年(755),才得到「右卫率府胄曹参军」一职,负责看管兵甲仓库。同年,安史之乱爆发,此

新安吏原文,新安吏翻译,新安吏赏析,新安吏阅读答案,出自杜甫的作品

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jms20x.com/shi/408.html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

相关诗词推荐

  • 新安滩(一滩复一滩)

    【新安滩】[1] 一滩复一滩, 一滩高一丈。[2] 三百六十滩, 新安在天上。

  •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(眷言访舟客)

    【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】 眷言访舟客,兹川信可珍。 洞澈随清浅,皎镜无冬春。 千仞写乔树,百丈见游鳞。 沧浪有时浊,清济涸无津。 岂若乘斯去,俯映石磷磷。 纷吾隔嚣滓,宁假濯衣巾。 愿以潺湲水,沾君缨上尘。

  • 代父送人之新安

    津亭杨柳碧毵毵,人立东风酒半酣。
    万点落花舟一叶,载将春色过江南。

  • 新安吏

    客行新安道,喧呼闻点兵。 借问新安吏:县小更无丁? 府帖昨夜下,次选中男行。 中男绝短小,何以守王城? 肥男有母送,瘦男独伶俜。 白水暮东流,青山犹哭声。 莫自使眼枯,收汝泪纵横。 眼枯即见骨,天地终无情。[1] 我军取相州,日夕望其平。 岂意贼难料,归军星散营。 就粮近故垒,练卒依旧京。 掘壕不到水,牧马役亦轻。 况乃王师顺,抚养甚分明。 送行勿泣血,仆射如父兄。

  • 浣溪沙·新安驿席上留别

    送尽残春更出游。风前踪迹似沙鸥。浅斟低唱小淹留。月见西楼清夜醉,雨添南浦绿波愁。有人无计恋行舟。

  • 浣溪沙·丙辰腊,与俞商卿、銛朴翁同寓新安溪庄舍,得腊花韵甚,赋二首

    花里春风未觉时。美人呵蕊缀横枝。隔帘飞过蜜蜂儿。
    书寄岭头封不到,影浮杯面误人吹。寂寥惟有夜寒知。

  •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

    眷言访舟客,兹川信可珍。
    洞澈随清浅,皎镜无冬春。
    千仞写乔树,万丈见游鳞。
    沧浪有时浊,清济涸无津。
    岂若乘斯去,俯映石磷磷。
    纷吾隔嚣滓,宁假濯衣巾?
    愿以潺湲水,沾君缨上尘。

  • 谒金门·送徐子宜如新安

    新雨足。洗尽山城袢褥。见说好峰三十六。峰峰如立玉。
    四海英游追逐。事业相时伸缩。入境德星须做福。只愁金诏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