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中送王使君赴江华

 
作者: 唐代   崔峒
皂盖春风自越溪,独寻芳树桂阳西。远水浮云随马去,
空山弱筱向云低。遥知异政荆门北,旧许新诗康乐齐。
万里相思在何处,九疑残雪白猿啼。

(zào)
(gài)
(chūn)
(fēng)
()
(yuè)
()
()
(xún)
(fāng)
(shù)
(guì)
(yáng)
西()
(yuǎn)
(shuǐ)
()
(yún)
(suí)
()
()
(kōng)
(shān)
(ruò)
(xiǎo)
(xiàng)
(yún)
()
(yáo)
(zhī)
()
(zhèng)
(jīng)
(mén)
(běi)
(jiù)
()
(xīn)
(shī)
(kāng)
()
()
(wàn)
()
(xiàng)
()
(zài)
()
(chù)
(jiǔ)
()
(cán)
(xuě)
(bái)
(yuán)
()

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
越中送王使君赴江华翻译

暂无翻译!

《越中送王使君赴江华》赏析

暂无赏析!

《越中送王使君赴江华》作者

崔峒

崔峒(一作洞),生卒年、字号皆不详,唐代诗人。登进士第,大历中曾任拾遗、补阙等职。集贤学士。其余事迹不祥。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、卢纶、吉中孚、韩翃、钱起、司空曙、苗发、耿湋、夏侯审合称“大历十才子”。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卷,唐人高仲武《中兴间气集》选录了崔诗九首,并评价云:“崔拾遗,文彩炳然,意思方雅。”代表作:《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》。这首诗意象高华,投赠之意,怨愤之情,出以雅正之笔,为

越中送王使君赴江华原文,越中送王使君赴江华翻译,越中送王使君赴江华赏析,越中送王使君赴江华阅读答案,出自崔峒的作品

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jms20x.com/shi/21645.html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

相关诗词推荐

  • 越中览古

    越王勾践破吴归,战士还家尽锦衣。 宫女如花满春殿,只今惟有鹧鸪飞。

  • 送梓州李使君

    【送梓州李使君】 万壑树参天,千山响杜鹃。 山中一夜雨,树杪百重泉。[1] 汉女输橦布,巴人讼芋田。[2] 文翁翻教授,不敢倚先贤。[3]

  • 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

    送行无酒亦无钱,劝尔一杯菩萨泉。
    何处低头不见我?四方同此水中天。

  •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

    荆山已去华山来, 日出潼关四扇开。 刺史莫辞迎候远, 相公新破蔡州回。

  •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

    湖阔兼云雾,楼孤属晚晴。礼加徐孺子,诗接谢宣城。
    雪岸丛梅发,春泥百草生。敢违渔父问,从此更南征。

  • 送王郎

   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,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。
    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,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。
    酒浇胸次之磊块,菊制短世之颓龄。
    墨以传万古文章之印,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。
    江山千里俱头白,骨肉十年终眼青。
    连床夜语鸡戒晓,书囊无底谈未了。
    有功翰墨乃如此,何恨远别音书少。
    炒沙作縻终不饱,缕冰文章费工巧。
    要须心地收汗马,孔孟行世目杲杲。
    有弟有弟力持家,妇能养姑供珍鲑。
    儿大诗书女丝麻,公但读书煮春茶。

  • 少室雪晴送王宁

    少室众峰几峰别,一峰晴见一峰雪。
    隔城半山连青松,素色峨峨千万重。
    过景斜临不可道,白云欲尽难为容。
    行人与我玩幽境,北风切切吹衣冷。
    惜别浮桥驻马时,举头试望南山岭。

  •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

     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,则必辇山石,沟涧壑,陵绝险阻,疲极人力,乃可以有为也。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,咸无得焉。逸其人,因其地,全其天,昔之所难,今于是乎在。
   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。其始度土者,环山为城。有石焉,翳于奥草;有泉焉,伏于土涂。蛇虺之所蟠,狸鼠之所游。茂树恶木,嘉葩毒卉,乱杂而争植,号为秽墟。
    韦公之来,既逾月,理甚无事。望其地,且异之。始命芟其芜,行其涂。积之丘如,蠲之浏如。既焚既酾,奇势迭出。清浊辨质,美恶异位。视其植,则清秀敷舒;视其蓄,则溶漾纡余。怪石森然,周于四隅。或列或跪,或立或仆,窍穴逶邃,堆阜突怒。乃作栋宇,以为观游。凡其物类,无不合形辅势,效伎于堂庑之下。外之连山高原,林麓之崖,间厕隐显。迩延野绿,远混天碧,咸会于谯门之内。
    已乃延客入观,继以宴娱。或赞且贺曰:“见公之作,知公之志。公之因土而得胜,岂不欲因俗以成化?公之择恶而取美,岂不欲除残而佑仁?公之蠲浊而流清,岂不欲废贪而立廉?公之居高以望远,岂不欲家抚而户晓?夫然,则是堂也,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?山原林麓之观欤?将使继公之理者,视其细知其大也。”宗元请志诸石,措诸壁,编以为二千石楷法。